【雅思考官講寫作】讓你輸得心服口服 揭秘那寶貴的0.5分到底丟哪了 ?
小編的體會:雅思寫作就像是一個頑固的釘子戶,牢牢釘在了很多烤鴨通往海外留學的路途上,它繞不開,又通不過,似乎金錢都收買不了。今天,從雅思官方搬來一篇干貨雅思寫作解密,為大家帶來一點拔除這個寫作釘子戶的建議。
似乎很多小伙伴都認為“寫作=語法+詞匯”就是寫作高手們的修煉秘籍,其實非也非也,一篇沒有語法錯誤并伴有各式大詞好詞的作文可并不一定就能得到高分呢。其實,他們忽略了雅思考試中考核寫作能力的真正標準。下面,我們就按照雅思官方評分標準為大家剖析中國烤鴨常見寫作的弊病。
你真的有效完成了雅思寫作任務嗎?
典型癥狀
背 “模板”、搬“范文”,張冠李戴,文不對題;
開頭冗長“湊字數”,言之無物;
通篇內容空洞,沒有按照題目要求進行描述和歸納(小作文)或論述(大作文)。
主要病因
也許是受到中文寫作思維慣性的影響,許多小伙伴習慣性的在文章的開篇堆疊各種華麗詞句,但讀起來會發現大段文字繞來繞去卻并沒有進入主題,又或是因為過分迷戀依賴“模板”、“范文”內的格式和句型,卻忽略了考試題目中實際的要求而導致說“廢話”。大家有沒有發現中文里這種由大及小、由遠及近的迂回做法常導致觀點不清晰,而英文采用直線型切題的寫作方式,開門見山很重要,把最重要的觀點放在最前面,然后輔助以數據、論據等,這樣可以確保在有限的篇幅和時間內完成溝通的交流目的。
二是不能準確領悟題目的要求,導致寫作起來不切題,也就無從“完成寫作任務”。
仔細閱讀雅思官方評分標準寫作部分,小作文要求“能否有效地找到信息中關鍵的內容并對之進行描述和寫作”,考的是描述能力。在短短的150字左右的篇幅內,想要把圖表內的每個信息都進行描述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關鍵的是要把這些信息分組,然后挑出最重要的信息(比如最高的、最低的等)突出表述,最后進行歸納總結、簡述趨勢。
就大作文來說,主要考察“論點是否切中題目的要求、論證過程是否完整、論點是否得到了論據的支持;觀點是否清晰和有效”,考的是論述能力。其實,任何考試作文題考的都是寫作能力,而不是考你的觀點有多么正確。正所謂“論之有據”,中文寫作如此,英文寫作也不例外,但中國烤鴨往往落入費盡心思挖論點的誤區,而忽略了使用論據來證明自己的論點。此外,要把觀點表述得“清晰有效”也很考功夫。英文寫作中注重言簡意賅,特別是在篇幅有限的考試寫作的環境下,更需要大家將自己的觀點提綱挈領地表述出來,并通過使用主題句(每段的開頭或結尾)或者是標志性詞匯(如“thefirst/second/…/last reason is”等)來清晰明了地指示出自己的觀點。
對癥下藥
平時多進行英文閱讀,重點可以看看兩類文章,一是經濟類的,看看人家是如何把數據進行分組、對比、歸納的,二是觀點性的,學習人家如何呈現和分析觀點。最關鍵的是不要光看就算,要做有心人,把文章中實用性的句式、詞匯、表達方法摘抄下來,這樣才能日后為我所用。
在考試的時候不要吝惜分析題目的時間,花5分鐘好好看清題目要求,把握好“寫作任務”到底是什么—特別是大作文,把文章稍作計劃再開始下筆,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缺乏連貫性、邏輯混亂
典型癥狀
東一句,西一句,句子之間沒有關聯;分段能力欠缺,不能把一個主題或觀點的內容集中在一個段落;很少使用關聯詞、標志性詞匯,組織比較松散。
主要病因
在考試時間的壓力下,許多小伙伴都匆忙下筆,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導致整個文章結構松散,即便是字字珠璣,但也讓閱讀者很難找到句與句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讀起來費盡,那么通過寫作達到交流的目的也就無從談起。
中文里很少或幾乎不用形式連接手段,只是將句與句排列起來,依賴語義讓讀者去了解其內在關系,所以中國烤鴨的文章常給人以條例不清的印象。英文寫作則注重語句之間的連貫性和邏輯關聯,其表現形式就是使用關聯詞、標志性詞匯,它們是把散落的珍珠串起來的細線。現在小伙伴們逐漸注意到了這個方面,不過偏向集中在段落之間(如使用“first/ second/…”等),但在句際、句內的邏輯關系連接尚比較缺乏,只是簡單地套用中文句法,句際句內用逗號而非關系詞連接,導致句法出錯而被扣分。
對癥下藥
雅思寫作講究一定的格式和規范,注重理清寫作的思路要從平時練起,建議大家在平時練習的時候不要光注重寫,也要注重分析自己的文章—回過頭來看看有沒有哪些句子可以重組、哪些地方需要加上關聯詞/標志性詞匯來加強連貫性。
在考試的時候,下筆之前應該先計劃一下寫作思路,花點時間把文章的架構搭好:如有很多信息點(小作文)或觀點(大作文),一定要好好歸納一下,形成最重要的三四個,然后安排次序—先寫/論什么、再寫/論什么…,依此類推,這樣下筆之后不至于雜亂無章。
更多 雅思作文、雅思寫作、雅思范文、雅思作文范文、雅思高分范文、雅思作文評分標準,
請繼續關注 英語作文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hengchuai.cn/writing/englishtest/ielts/45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