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寫作萬年5.5,作文審題很關鍵
關于雅思寫作考試備考,很多考鴨內心是拒絕的。今天請到小站考雅老師為大家?guī)?a href=http://www.hengchuai.cn/writing/englishtest/ielts/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雅思寫作備考干貨。從今天起,認真?zhèn)淇佳潘紝懽鳎芙^再如雅思寫作的坑,和萬年雅思寫作5.5說再見。
雅思備考過程和考試中都有許多容易被同學們忽略的點,“審題”合不合格就是其中的關鍵,有些同學開始動筆就輸了,說的就是一開始就沒寫對方向,或者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雅思寫作關鍵就是“審題”,同學們可能會問了,審題就幾分鐘的事,還得要這么折騰嗎?老師可以在這告訴各位同學,很有必要,我們可以先來看這樣一個現象:
雅思(IELTS)從1989年在中國大陸開始,距今(2018年)已經快三十年了,但英國文化教育委員會的官方數據顯示,大陸考試的雅思寫作平均成績一直徘徊在5.2-5.3之間,幾乎沒有任何本質性的變化。這一成績在亞洲一直低于日本、韓國、越南等鄰國。
我從2007年開始在大陸地區(qū)教授雅思寫作至今,在長期的雅思寫作教學過程中對此現象有點滴體會,影響雅思分數的因素很多,今天就圍繞“審題”展開分析,跟各位同學分享。雅思大作文的審題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劃重點了哈~),其重要性不容忽視,否則就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例如,在2017年9月16日的雅思考試中,大作文的題目是: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today change their career and place of residence several times during their lives.Do you think this is a positive or negative development?
參考譯文: 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在一生中幾次改變自己的行業(yè)或居住地。你認為這是積極還是消極的發(fā)展?此題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大陸地區(qū)出現,在2014年4月5日和2010年6月19日原題已經出現過兩次,這已經是第三次在大陸地區(qū)出現。很明顯我們可以看出題干中有兩個關鍵部分一個是“career change”,另一個是“residence change”。如果考生能夠在考場上首先用鉛筆畫出關鍵詞,并稍加思索就能知道career change指的是改行,并非跳槽(job-hopping)。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改行已不罕見。但改行指的是行業(yè)改變,而跳槽一般是指同行業(yè)內工作單位的改變。
二者的頻率和難度都不可同日而語。改行可以是傷筋動骨,難度很大,對個人極富挑戰(zhàn)性,改行的人會面臨全新的環(huán)境和全新的領域,之前的行業(yè)積累可能全部被清零。
例如,有些人厭倦了會計師事務所里的常年加班和枯燥的工作,改行去開了面包店,因為他從小就對做面包非常感興趣,并且樂此不疲,每天工作都很快樂。但改行不適于所有的人,特別是人到中年再改行絕非易事。而跳槽幾乎是每天都可能發(fā)生的事,有些剛畢業(yè)的年輕人在工作的前幾年會頻繁跳槽,有的是為了更好地待遇,有的是不滿現在公司的同事或環(huán)境等等。跳槽幾乎是大部分年輕人都會經歷的事情。
但是,很奇怪,大陸地區(qū)許多“范文”都在首段就將“career change”改寫成了“job-hopping”,這樣的文章很難說是切題,也很難稱得上是范文。于是我們就不得不重視起來,需要將這個現象加以研究。
我的原創(chuàng)開頭段如下:I believe that making a career shift is a risk that is worth taking because career transition and relocation not only help you discover what you’re meant to do, but help you become stronger.參考譯文:我認為改行有風險,但值得冒這個險。因為改變職業(yè)和居住地不但可以讓你發(fā)現本就適合干什么,而且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堅強。
雖然只有一句話,但大家可以看出我們使用了“career shift”和“career transition”來替換題干中的“career change”,并且使用“relocation”來替換題干中的“residence change”。
另外,我在首段的后半句使用“help you discover what you’re meant to do”和“help you become stronger”來回答“positive or negative development?”。這就是劍橋雅思考官范文中常常使用的開門見山的寫法。
在此,我仍大力推薦考生在參加任何輔導之前,要熟讀劍橋雅思的考官范文,甚至要背上幾篇。這樣,既可以讓自己少受誤導,也可以大大省下許多時間,事半功倍。
這樣地道的英文表達,各位考生需要在備考時就有所準備,否則到了考場上就很容易出現大腦一片空白,所謂的萬能模板的作用就無力了。
如果用中文還能想出些素材,就勉強翻成英文,并暗暗祈求上帝希望自己表達的不是中式英文。如果沒能想出太多素材,就只能車轱轆話來會說,自己心里非常難受。出了考場,有些考生一邊心里默默流淚,一邊就想著立刻去報個輔導班……
再舉一例,2017年12月9日大陸地區(qū)的雅思大作文題目是:A rise in the standard of living in a country only seems to benefit cities more than rural areas.
What problems may those differences cause?
How can these problems be reduced?
參考譯文: 國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似乎只是讓城市比鄉(xiāng)村受益更多。這種城鄉(xiāng)差別會帶來什么問題?怎樣才能減少這些問題?該題也不是第一次出現,是大陸2013年10月26日的舊題重考。該題中,第一句的關鍵詞是“benefit cities more than rural areas”,第二句的關鍵詞是“problems caused”,第三句的關鍵詞是“How to reduce”。因此,如果大家將關鍵詞劃出后,就會知道本題考的是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均衡帶來的問題及對策,而非原因及對策。
但是,許多同學剛出考場就發(fā)信息給我,說自己把“problems”寫成了“reasons”。其原因就是在考場上草草看過題目,就開始動筆,生怕自己寫不完。雖然字數寫夠了,但成績仍然不理想。這樣的問題屢見不鮮,甚至可以說是大量出現,所以,這里又再次思考起來,花這十分鐘做這件事真的有用。經過審題,我的開頭段如下:Despite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in quality of life, there has seen a widening rural-urban gap with respect to education and healthcare, which might be narrowed by modern technology aided by government assistance.
參考譯文:盡管總體的生活質量有所提高,但是在教育和醫(yī)療方面的城鄉(xiāng)差距仍在擴大。通過現代科技,并輔之以政府扶持,可以縮小這些差距。
盡管開頭段只有一句,但是我通過“a widening rural-urban gap with respect to education and healthcare”表明城鄉(xiāng)差距的具體問題。并且通過“might be narrowed by modern technology aided by government assistance”來表明解決問題需要通過現代科技和政府扶持。
各位同學可以看出我的開頭段仍舊是劍橋雅思考官范文中常常使用的開門見山的寫法。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參見劍橋雅思4第98頁的例題及考官范文:題目如下:In many countries schools have severe problems with studentbehaviour.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causes of this?
What solutions can you suggest?
范文開頭段如下:Poor student behaviour seems to be an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problem and I think that modern lifestyles are probably responsible for this.
該開頭段將題干中的“severe problems”改寫為“increasingly widespread problem”,并且回答原因為“modern lifestyles are probably responsible for this”,也是開門見山的典型范例。
總之,我建議大家在雅思考試的考場上先別急著動筆,第一步先審題,只有審題審對了,后面才能愉快地進行。日常的寫作地道表達也要堅持積累。做到以上兩點,相信你可以早日和雅思作文5.5分說再見了。
更多 雅思作文、雅思寫作、雅思范文、雅思作文范文、雅思高分范文、雅思作文評分標準,
請繼續(xù)關注 英語作文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hengchuai.cn/writing/englishtest/ielts/5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