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這樣language 多么不nice
不見不散》里葛優的一句“瞧這house,very nice.”笑翻了所有看客,不知道馮氏到底要用這句話諷刺哪些人,反正從此后,筆者對中英文夾雜著亂說一氣的行為,深惡痛絕。土洋結合,用好了叫做中西合璧,用不好就是四不像,小到說明你思維混亂,大到有失體面。
目前國人說英語,偏執崇拜的、錯話連篇的、洋涇浜的,合理使用的少。文體政商幾屆明星,在使用英語時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政商圈 說英語分場合
每每聽到外交部部長李肇星用濃重的膠南鄉音,鏗鏘有力地回應國外記者尖銳的問答,代表政府表達堅定立場時,筆者就會無限感動。李肇星部長在正式場合基本不說英文,這并不代表他不會,相反,畢業于北大西語系,在外事工作中經受長期磨練的他,精通英法等國語言,對莎士比亞戲劇頗有研究。他為什么不說?為了保持國家尊嚴,為了支持母語。外交場合,慎用外語,官員代表國家形象,如果對自己的語言都不自信,還談什么外交自信?筆者經常在大小會議上聽到公司老總,中英文上陣,與記者短兵相接,這種做法有賣弄之嫌。在談判等正式場合,為了保證傳播的準確和高效,官員和企業領袖必帶翻譯。而非正式場合,為了更有效地溝通,用對方的母語與之交流,更容易達到預期效果。
文體圈 為了星路學英文
紐約著名影評人,在肯定章子怡在《藝妓回憶錄》中的表演的同時,補充了一句:“盡管章的英文臺詞不怎么樣。”姚明在NBA幾天,英語進步已經了得,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榜樣。唯一令人擔心的是,和NBA黑人球員呆久了,英語也跟著嘻哈了。其實,章小姐在說英文這件事情上大可以堅持自己一貫的高傲,堅持用翻譯,姚明也可以特立獨行一些,但如果為了錢賺得更爽一些,星路更通暢一些,他們必須進步。章姚二人是中國新一代文體明星中的領軍人物,身上肩負著引領行業,甚至中國國際化的重任,他們若想迅速融入高尚圈子,必須在語言上下功夫。
海歸人士 別拿自己當外人
一位朋友和美方的一位華裔工程師長期聯絡,每次對方都用蹩腳的英文與他說個不停,他忍無可忍,終于提出,都是中國人,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說中文吧。結果那人抗議說,自己是第二代移民,從小接受西語教育,中文說得不好。這位朋友只好作罷。后來,朋友偶然得知,這位“第二代移民”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畢業于安徽某國內頂級大學,赴美不過十年,回國工作也有些時日了。說到此,筆者想勸告那些經常說洋涇浜英語,或者不分場合英語連篇的人士,不要拿自己當外人,英語是非常重要的,但在中國大地上,在和鄉親們打交道時,最好樸實一些。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語,他們對中國文化的敬畏超乎我們的想象,國人行走在國際化的道路上,可以一邊努力地學英文,一邊堅持美麗的漢語。該說則說,不該說則不說。
娛樂 笑話本文地址:http://www.hengchuai.cn/writing/humor/78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