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glish
Chinglish,即“中式英語”,來自Chinese和English的合寫,是受漢語思維方式或文化的影響而拼造出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具有中國特征的英語。漢語母語學習者,在寫作中往往先用漢語打腹稿,或列出中文提綱,再把漢語一句句機械地轉換成英語,帶有明顯的漢語痕跡,因而不能被以英語為母語者所接受。中式英語指帶有中文語音、語法、詞匯特色的英語,是一種洋涇浜語言。中式英語在英語被稱為“Chinglish”,是漢語及英語的英文混合而成的合體字。
幽默短語1. We two who and who!
咱倆誰跟誰啊!
2. No can do.
不能做!
3. How are you?How old are you?
怎么是你?怎么老是你?
4.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
給你點顏色瞧瞧
5. As far as you go to die!
有多遠死多遠!
6. You me you me
彼此彼此
7. You Give Me Stop!
你給我站住!
8. Know is know, no know is no know, isknow too.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9. Watch Sister
表妹
10. Dragon born dragon, chicken bornchicken, mouse’son can make hole!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11. I give you face you don’t wannaface,you lose your face,I turn my face
給你臉你不要臉,你丟臉,我翻臉
12. Go past no mistake past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13. If you want money, I have no; ifyou want life, I have one!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14.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15. Open the door see mountain
開門見山
16. five flowers eight doors
五花八門
17.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人山人海
18. You go see see.
你去看看。
19. Many people die, no see you die.
那么多人死了怎么沒見你死。
20. Die away
死開
21. Ask what ask!see what see!laugh what laugh!
問什么問!看什么看!笑什么笑!
22. Have one leg with somebody.
跟某人有一腿。
23. What thing?
什么事?
24. Pack two breasts.
包二奶。
25. You are too two.
你太二了。
26. Go and look!
走著瞧!
27. No money no talk!
沒錢免談!
28. No zuo no die.
不作不會死。
29. 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
你行你上,不行別亂噴。
歷史淵源
1630年代,隨著英國商人來到中國南部經商,英語也首次出現于中國。不久之后,中式皮欽英語便在廣東的廣州流行起來。
1830年代,再隨著英國勢力的擴張,向北傳播到上海地區。隨后這種語言便以上海英租界邊界上一條小河“洋涇浜”為名,而被稱之為“洋涇浜英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前國家元首毛澤東在接見外賓時曾提到“papertiger”(紙老虎)一詞,用來形容帝國主義勢力。
近些年來,隨著網絡的廣泛運用,一些漢語新詞匯陸續出現,由于中外交流已十分頻繁,在大陸地區英語普及程度極高,所以這些詞也就有了相應的英語形式。
發展前景 糾正有趣的是,中式英語的被發現和被消滅幾乎是前腳和后腳的事。有外國人說,他曾經在機場發現有趣的中式英語,可是沒過幾天再去的時候,已經被更換成正確的表達方式。也許正是外國人對中式英語的發現讓國人開始注重對中式英語的清理,特別是奧運會和世博會在中國城市舉行的這幾年,北京、上海和其他城市都展開了對中式英語標識的全面糾正工作。
追捧正統領域的中式英語勢必將越來越少,但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可能會對中式英語更加敏感(無論中外人士),新上傳的網上的Chinglish圖片總能引起網友追捧,比如最近的一個安徽房地產廣告語“No Hefei,Guangbian World”(不出合肥,逛遍世界),還有“Kaifeng BusStop Jin Mouth”(開封公交進站口),上海南京路咖啡館里的“ Take Iron Coffee”(拿鐵咖啡)等,它們總在出其不意地挑戰著人們想像力的極限,而趕在它們消失之前將其記錄下來,正是許多人在做的。“中式英語要消失,幾乎是不可能的,它已經成為民間文化的一部分。”有人分析道。在互聯網上,中式英語的狂熱追隨者數目還在上升之中。而中式英語的新式變體也在不斷涌現。GLM堅持認為:中式英語會繼續存在,甚至可能更“繁榮”。
學者觀點中國知名學者周海中教授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采訪時指出,人們應該以寬容和客觀的態度對待中式英語,而不是指責和排斥它。“物竟天擇,適者生存”這一生存法則對中式英語同樣適用。學生應學習使用現行的標準英語;有關部門應協助規范中式英語的運用。而作為一種中外文化交融中出現的有趣文化現象,中式英語仍將以不可逆轉之勢在指責和寬容中繼續“成長”。
本文地址:http://www.hengchuai.cn/writing/humor/97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