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概念英語》談尋找興趣點
——由《新概念英語》談尋找興趣點與英語的結合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寒窗苦讀、懸梁刺股,這似乎是我們老祖宗極力推崇流傳下來的學習箴言,就是要學習就要常常與"苦"做伴。不可否認這種磨礪確實也造就了不少飽學之士,但是在我們今天這個日新月異、信息瞬息萬變的社會中,學習要更富有意義。學習應該是一種個人的自覺行為,一種終身都要自覺做著的事情。那么這樣如果還是由"苦"來作舟,不僅會讓很多人卻步,是不是也會讓身在其中的人顯得很悲慘跟悲哀呢!筆者不禁聯想到了自己的本專業和正在致力于從事的事業,都跟英語學習有著密切的關系。看到這里筆者不禁自問,是這樣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但是對于很多英語學習者,尤其是初級學習者來說,英語很枯燥。尤其近幾年,國內對于英語學習的要求也逐漸加大。工作的人要求能夠用英語熟練交際,對于學生們英語則是必修課了。各種考試各種證書就應運而生了,這時候人們學習的目的性就易變得過分明確。太多的目的性會讓人迷失了方向,讓許多的學習失去其真正的用處與功效。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筆者發現每當問到學生們為什么要學習英語的時候,大部分還是會很誠實也很務實的回答"為了考試,為了拿高分"。極少有同學是因為覺得英語有趣,自己感興趣去才學的。這樣的動機也許在短時間內會有所成效,長遠來看是行不通的,人不可能一輩子都為考試而學。
所以筆者在這里的建議是英語學習不應該是苦的,而應該是樂的,那么如何尋找學習英語的樂趣?筆者將結合實際教學,且當給各位的一個小參考。
教材選擇要有用有趣
在面對眾多水平良莠不齊的英語教材,許多學生都會困擾,面對這么多的教材,如此紛雜的學習方法,究竟哪種才是最有效的?能做到有用也許并不難,要做到又用又有趣才是真正可以讓學生在學海中以"樂"作舟的好教材。
《新概念英語》這本教材在廣大中國英語學習愛好者中間的地位幾乎是不可撼動的。首先作者亞歷山大先生在英語教學方面有著非常顯著的成績,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可作為聽說讀寫多方面的材料,其有用性無須贅述。可貴之處在于,每篇課文都有其趣味性,以新概念二冊來說,其每篇課文又可做或幽默或英式冷笑話來讀。如此有用又有趣,能夠堅持學下去就不是難事了。
要發掘自己的英語興趣點
說起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個道理,恐怕沒有人會不同意。同學們要善于將自己的興趣與英語學習結合起來。
喜歡音樂的同學,可以聽一些自己比較喜歡的英文歌曲,對照歌詞將不認識的單詞查出來意思,邊聽邊試著哼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會學會很多新單詞,而且效果會比拿著一本單詞書背要好很多,這才是"學并快樂著"。在新概念二冊的授課過程當中,筆者會經常向同學們推薦"聽歌學語法",每有新的語法點出現會向同學們推薦相應的英文歌曲。例如,在講到第12課一般將來時,筆者會推薦惠特妮·休斯頓 的經典歌曲《I Will always love you》,在聽歌曲的時候就會培養一種英語語感,同時英語思維也會融入其中,在不知不覺中英語水平就會有所提升。關于歌曲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以發音正確清晰為標準。喜歡動畫電影或是美劇的同學,可以選擇一個喜歡的片段,反復聽看模仿里面的對話,想一下如果自己脫口而出就是自己喜歡的對白,該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呢。又或者是自己喜歡的某個英美偶像,大家肯定想第一時間就得到關于他的資訊,聽懂他說的話甚至于直接跟他對話,而不是通過其他人的轉述翻譯才能得到消息。無論你是在哪方面感興趣,記著發掘與英語結合的興趣點,這樣英語也會跟著變得可愛起來。
經常有初學者會問為什么一點也體會不帶英語的美感在哪里呢?筆者的回答是可以參照以上發掘興趣點與英語的結合,用一些不是很恰當的比喻吧"情人眼里出西施""愛屋及烏",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即使他的語言很丑陋,你也會覺得那是最美妙的樂章。Therefore,go to find something you love related to English.
本文地址:http://www.hengchuai.cn/writing/method/101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