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夏天――崇圣寺
大理,是一個不能不去的地方。
我是7月27日早晨來到崇圣寺的,當時出現在眼前是一派金碧輝煌。
這種明黃色調中透出的是皇家氣派,背靠蒼山面對洱海形成了寺廟坐西朝東的獨特格局。在早晨疏朗的陽光下,遠處的琉璃頂金彩奪目。
在本月12日,海內外108位高僧齊聚大理,共襄崇圣寺開光大典,這個開光主題是“妙香大理,和諧世界”。
盡管我沒機緣趕上開光大典,但依舊感到了這座妙香佛國的盛世重光,希望通過它的加持和施洗,沉重的肉身可以在現實中獲得更多的福祉,更希望千年古剎重耀蒼洱大地,福澤民生!
蒼山的云很白,天空幾近透明。在早晨的曼妙光線里,一切都變的通透起來,遠處的洱海也一下子藍的格外生動。身處這樣的人間仙境,感受著妙香福地的人性陽光,在崇圣禮佛的行為中,每個人大概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了來自上天的圣性和水流花妍的和美人生?!
為此,我在雨銅觀音像前默默祁福,并點上三支高香。
我查了一個詞的出處,是明朝地理學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記》中將大理描述為“妙香古國”的,但這位大旅行家最后是被幾個納西漢子抬回了自己在江陰的老家。
再細究一下,中國古代史上,帝王出家為僧的事并不多見,而宋代地方政權大理國的22代國王中,竟先后有9位到崇圣寺出家為僧,他們不愛江山、不念俗塵的出家修行,更使崇圣寺具備了更多的傳奇。
但我真正感興趣的,是那些在崇圣寺三塔文物陳列中的佛教文物,在展線里,我欣賞了三塔出土的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阿嵯耶觀音金質造像等218件珍貴物件,這些精致細作的東西讓我為之嗟嘆,為之留連。
我總有這樣的感覺,一路上始終都沒有把蒼山好好的看夠,大概是因為蒼山本身了無窮盡吧。折返的時間到了,三塔由大變小,漸漸的隱于我們的身后,我禁不住又一次悵然若失。
還好,大理古城為探尋南詔古國又打開了一葉窺秘之窗。古老的城池里古樸幽靜,全無江南古城的瀟瀟煙雨,因此也就去掉的那些柔媚和脂粉。城內由南到北,一條大街橫貫,深街幽巷縱橫交錯,一色的清瓦白墻淳樸別致,清冽的泉水從蒼山流進城里,穿街繞巷將閑散的氣息彌散全城。街邊有各種專賣大理石制品、扎染等名特產品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中午我們就在民居里享用了一頓不錯的白族飯菜。
因為時間關系,我在蝴蝶泉邊只能拍照、洗手,希望那清朗的泉水能夠洗掉所有的征塵和煩惱。
整個下午游船都在洱海中航行,我們欣賞了白族的三道茶和風情舞蹈。舞蹈演員身材很好,溫柔多情的她們是大理的另一道風景,甜甜的眉里眼里都讓人陶醉,我想唯有蒼茫的洱海才能養育出如此風情的大理姑娘吧,也只有這樣的姑娘才能將這片山水相襯得水乳交融。
到底是山清水秀還是人美情柔?我不禁惘然了!
文學 散文 心情本文地址:http://www.hengchuai.cn/writing/essay/54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