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四——人生因狂熱的追求而改變
著名英語口語教育家——鄭小四
鄭小四,1975年5月出生,云南省曲靖市師宗縣人。著名英語口語教育家、演說家,托馬斯英語創始人。現任中華教育藝術研究會理事,云南省民辦教育促進會常務理事、安寧市政府英語顧問,昆明托馬斯外語學校校長、廣州大趨勢英語課堂英語教練,昆明藝術學院外語系主任、副教授,云南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外語系主任、暢銷書《征服聾啞英語》作者,著有《英語改變命運》、《征服聾啞英語》(修訂本)、《我與媒體相約》、《托馬斯入門英語》、《托馬斯基礎英語》、《托馬斯初級英語》、《托馬斯中級英語》、《托馬斯高級英語》等書。
向中國式聾啞教育宣戰 鄭小四說,濃縮就是精華。他不回避自己的矮小,甚至以此為榮,他說歷史上許多偉大的小個子都是改變別人命運和生活的人。鄭小四喜歡在公共場合穿著唐裝,他努力尋找一種身份認同,他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但是他的英語要比許多美國人還地道。是的,當他身著一身顯眼的唐裝出現在許多演講場合時,滿口流利的英文會使人產生反差巨大的感覺。
翻開鄭小四的履歷表,他20歲以前的生活平淡得如一張白紙,即使是偶爾的光彩也無法使這張白紙多彩絢麗起來,仿佛那些點只是為以后的鄭小四做稍稍的點綴和襯托。但是他20歲以后的生活經歷卻叫人異常地心動和向往。
鄭小四家里貧窮,兒時又多病,5歲才會走路,被村里人譏笑為“癱子”。6歲那年離開家到外地上小學,極富個性的鄭小四把走出農村作為自己的努力目標和學習動力,入學后他年年擔任班委,培養了他開放的性格。
1994年,鄭小四考入云南廣播電視大學外語系,專攻英語、緬甸語和泰語。作為學校學生會宣傳部長,鄭小四異常活躍,先后組織了一系列中英文學術講座,每一個學期都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獎學金。畢業時,他被省教育廳評為省級優秀畢業生,被昆明一家高新技術公司錄用,從事翻譯工作。2001年,鄭小四在昆明創辦了以自己的英文名字命名的托馬斯外語學校,開始了自己的英語口語推廣生涯,正式向又聾又啞的中國式英語宣戰。
至今,鄭小四已經在云南各大院校舉辦大型英語演講數百次,聽眾達20萬人次。同時,他還幫助許多英語愛好者開辦許多有特色的英語角。近年來,鄭小四聲名鵲起,其事跡被云南電視臺“人生”欄目、昆明電視臺教育與科技頻道以及昆明的許多家報紙詳細報道。今年僅27歲的鄭小四是“人生”欄目最年輕的采訪對象。同時,他的個人專著《征服“聾啞”英語》出版。
鄭小四說,他永遠都不會忘記大二那年,自己第一次到翠湖參加英語角的情景。他被別人的一句“what`s your major?”(你的專業是什么?)問傻了。他根本就不知道major是什么意思,當時很失落,心也怦怦地一直跳著,停不下來。當然,那天也就談不上有什么英語交流,他很沮喪地回到學校。就在那天晚上,他一直嘮叨著這句“what's your major?”背得很熟練,甚至在半夜他的同學都聽見他背句子的聲音。鄭小四當時并沒有想到,正是這句很有用的句子使他找到了信心,當他再次出現在英語角,并使用“what's your major”時,另一個聽者也沒有聽出是什么意思。鄭小四得意地笑了起來,他發現原來那些來英語角的人也并非個個都是英語高手。
后來,參加英語角成了鄭小四每天的惟一期待。最多的一天晚上,他參加過四五個英語角。“哪里有英語角,哪里就有鄭小四的身影。”回想起那些難忘經歷,鄭小四說了一句令人很難忘的話:“我羨慕那些在英語角有礦泉水喝的人。”原來鄭小四連買一瓶礦泉水的錢都沒有,平常去參加英語角,他都是跑著步去的,他舍不得出1元錢坐公共汽車。許多個晚上,鄭小四從7點到12點,沒有喝過一口水,五個小時內,他都是不停地大聲說,不停地跑。從翠湖邊到五華體育館,再到云大、云師大、民院,趕著去參加那些地方舉辦的英語角。
一年里,他就是這樣邊說邊走,邊聽邊講,邊跑邊練,用自己的堅強毅力,在困境中學習英語。一年里,他沒有錯過一次在翠湖舉辦的英語角,逐漸由那里的一個不起眼的配角變成主角,最后變成那里的主持人。他的妻子也是在英語角認識的,三個月后,他們結婚。后來他的妻子這樣說:他的第一個妻子是英語角,第二妻子也是英語角,第三個妻子還是英語角。
那些學英語的日子,有著許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在夢中大聲說英語被舍友的耳光拍醒;第一次參加云南民族學院英語角時,因為聲音大又說得難聽被別人攆下了臺,還差點兒挨打……
鄭小四學英語學瘋了,許多同學、朋友都這么說。他們一開始并不理解,為什么這個人做著夢都要講英語、走著路還要說英語、吃著飯也惦記著英語……然而等到一年后,這個被云南民族學院學生攆下臺的人又重新被那里的學生請回去,站在那里用一口流利的英語演講時,那些曾經譏笑過、痛罵過他的人都給予他最熱烈的掌聲。這一年,究竟發生了什么?只有鄭小四一個人知道。他終于用自己的努力贏得了英語口語的突破,也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和掌聲。當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到昆明做巡回演講時,他與鄭小四有了第一次交鋒,李陽由衷地感嘆,鄭小四是一個比我還瘋狂的人。
鄭小四對英語最初感興趣是在小學五年級。那時他像許多小學生一樣,一天到晚模仿初中生“Yes”“No”個沒完。英語對鄭小四來說,是神秘的、不可企及的。后來他到了師宗縣雄壁中學上初中,終于可以學到英語了!
但是,鄭小四還沒有把新發的英語課本揣熱,就被當時的英語老師澆了一頭的冷水。給他們上課的英語老師并不好,要知道,在當時的鄉鎮中學,能夠找到一個英語科班畢業的老師是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農村的教育模式是專科生教高中生、高中生教初中生、初中生教小學生,當然也有小學生教小學生的。給鄭小四上課的英語老師也不例外,是一個高考落榜的學生,他的英語口語差,語調奇怪,除了帶學生朗讀以外,在課堂上幾乎不說一句英語。鄭小四就這樣念了兩年,對英語的熱情也一度低落到極點。
到了初三的時候,學校給鄭小四他們換了一個英語老師,正是這個叫劉渠的四川人,重新喚起了鄭小四對英語的興趣。劉渠熱愛學生,教學認真負責。跟著劉老師學習,鄭小四明白了帶著興趣去學習英語有多么重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學到東西。在劉老師的指點下,他培養出了一個好的習慣,對自己不太知道的單詞,一定要琢磨個透。從那以后,鄭小四上街,看到包裝盒上的英文也會感興趣。
但是,那時的鄭小四對英語的興趣也只是建立在考試得高分的基礎上,不是為了表達的欲望,完全沒有想到有一天要用流利的英語來說話。整個高中三年,他也是為了考試學習英語,連串的英語一句也沒有講過。甚至大學一年級也是在學習書本英語中度過的。
大二那年,一次與老外的交鋒徹底改變了鄭小四學習英語的途徑和方法。他在翠湖邊行走時,一個老外跟他打招呼,別人問一句“hello”,他也回了一句“hello”。老外以為他會講英文,接下來說了一大串,鄭小四這下什么都聽不懂了。一向自負的他只好搖著頭走開,他也開始納悶,為什么自己學了七年的英文,連一句英語也不會說,一句英語也聽不懂。從此以后,鄭小四發誓要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否則就真的一輩子只會看、不會說、不會聽。
鄭小四分析了昆明的外語環境,決定從英語角入手去練習口語。瘋狂英語的生涯開始了! 起初,他的狂熱幾乎把同學都嚇跑了。一到英語角,他總是滔滔不絕地用別人聽都聽不懂的英語大聲演講,有時是前言不答后語地想到什么說什么,而且還老是講得唾沫橫飛。別人和他交流覺得很費勁,于是都不怎么愛答理他。但他不以為然,“追”著別人聽他講。
在英語角,他煉就不怕“丟面子”的勇氣。也是在英語角,他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一個同學。有一次,英語角號召同學上臺演講,鄭小四自告奮勇地第一個沖上臺去。他張嘴就開始用英語說了起來。頓時,全場一片噓聲,他沒理會繼續講。這時,一個戴鴨舌帽的同學跳起來指著他叫道:“你,滾下來,滾下來吧!” 鄭小四一下子傻了眼,像斗敗的公雞一樣,尷尬地從臺上下來。他經受了前所未有的失敗和恥辱,但他沒有放棄,心底發出了一個聲音:我要令他佩服我!于是,他更加狂熱地奔走于每個英語角。最緊張時,一個晚上他馬不停蹄地參加過四五個英語角。曾經有一個晚上,鄭小四從7點到12點,沒有喝過一口水,整整5個小時他都不停地大聲講,不停地奔跑。
終于,鄭小四爭來了他難忘的時刻——在一次英語角的演講結束后,那個戴鴨舌帽的同學居然邀請鄭小四去為他們系的同學作英語口語輔導!鄭小四成功了!就是那個曾經將他一棒子打“死”,又將他推介出去的同學,讓鄭小四走上了英語口語演講教學之路。
鄭小四認為,一直以來我們學習英語的方法錯了,我們把英語當作了知識,而不是技能,不是交流工具。判斷英語好不好是看他的考試成績好不好,這實在是一個誤區。而鄭小四的觀點是,用最短的時間學習最有效的英語,把英語當作吃飯那樣簡單。而其秘訣更是簡單:只要掌握800~1000個日常詞匯就可以與外國人沒有障礙地交流,單詞不在乎你記住了多少,而在于你運用了多少。他認為學習英語的環境很重要,調整好社會環境、學習環境和家庭環境對學習英語事半功倍。在全社會倡導學習英語,掀起學習英語的狂潮,改變應試教育的模式,在家庭生活中用英語交流,這樣不要多久就可以告別聾啞英語。
當然,鄭小四覺得昆明學習英語的環境很好,這里有許多長久居住的和不斷前來旅游的外國人,有許多定期舉辦的英語角,都為學習英語者提供了很好的環境。
在外企工作的9個月中,鄭小四的外語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因為公司里電視可以接 收很多英語衛星節目,比如CNN、BBC等,這些英語頻道都是鄭小四非常喜愛的。很快,鄭小四更在公司里站穩了腳跟兒,按理,這樣的結果應該使這個農家孩子滿意了,可他卻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辭職,向更多的人推廣英語,實施更遠大的人生夢想——創辦昆明托馬斯外語學校。鄭小四說:“我的命運因英語而改變,我的自信心因學習英語而樹立起來,我一口流利的英語是在英語角練出來的,英語點燃了我的整個生命。很多英語愛好者正渴望像我一樣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他們也希望能有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我要為英語愛好者創造一個英語學習環境,和更多人分享我學習英語成功的經驗。”
托馬斯外語學校在籌備階段也經歷了很多困難,其中最棘手的就是教委的審批,當時的鄭小四沒有資金,沒有場地,也沒有教職員工,教委的負責人在審批時相當慎重,鄭小四就天天去負責人的辦公室,軟磨硬泡一直到人下班,第二天再去,漸漸的,大家覺得小四這個人很好玩,就把負責人家里的電話告訴了他,鄭小四就天天打電話,負責人終于被他的執著精神打動了,手續批下來了。
上初三的時候,鄭小四平生第一次看見了老外。那是一位來自英國的外教。鄭小四和其 他同學一起睜大眼睛,豎起耳朵,希望從那位外教那里得到他所渴求的來自于另一個國度的信息。很快他失望了,盡管他全神貫注,外教也滔滔不絕,但他們只是相對兩茫然,言語障礙無情地將他們隔在兩岸。心中充滿遺憾的鄭小四不禁想:如果有一天能沖破語言阻隔到達彼岸,那該是多么過癮的事啊。
第二次是上高中的時候,這次與老外的對話,讓他的自信心比上初中的那次更覺受挫。 那是在上高三的時候,感覺比較突然,早上三四節課的時候,老師說來了個老外,大家可以和他溝通一下。小四的膽子比較大,還是問了幾個像where are you from? What’s your name?這樣簡單的問題,老外還叫了幾次pardon那些問題,連小學生都能輕松出口。但大家對老外的回答依然一句都聽不懂,小四感覺6年的英語白學了。
第三次,鄭小四已經是大二的學生了,那是在翠湖邊,一老外對小四說Hello?小四也說hello。隨后老外說了半天,但小四幾乎什么都沒聽懂。和許多人一樣,學了近十年的英語,結果卻既開不了口也聽不懂。鄭小四決心從頭來過,語言本來就是種交流工具,他決心煉就一口實實在在的英語口語。
主持人:剛才大屏幕說你語比“瘋狂英語”的李陽還瘋狂,可能你和李陽真有一拼,我 知道云南的媒體都管你叫“瘋狂小四”,這是怎么回事?
鄭小四:瘋狂英語的李陽來昆明的時候……他說我比他還瘋狂。
主持人:說到這兒,我想起個人,他學英語比你和李陽都瘋狂。我一個朋友自學英語一 段時間后,認為自己水平小有長進,一日上街不小心撞到了一個老外,便彬彬有禮的說 :I AM SORRY。老外立即回復:I AM SORRY,TOO。該人馬上回了一句:I AM SORRY,THREE。老外困惑:WHAT ARE YOU SORRY FOR?該人無奈:I AM SORRY FIVE。我挺同情這個老外的,差點被我朋友折磨瘋,小四我聽說你也有類似尷尬的經歷?
鄭小四:受過三次強烈的刺激……激發了我學好英語的欲望。
主持人:光受刺激我覺得也不行,備受打擊能學好嗎?
鄭小四:沒錯,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后來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倍感自信,我學習英語主 要是在英語角,Major的故事……
主持人:我知道瘋狂英語的李陽經常帶領上千人一起大聲誦讀英語,那場面夠派頭也夠 瘋狂的,我們想知道你瘋在什么地方?
鄭小四:和李陽瘋的不太一樣,我學英語的時候不太正常。歸納起來主要有四點。
主持人:咱們一個一個說吧,第一點是什么?
鄭小四:第一點是說夢話都用英語。
主持人:哦,你是不是做夢到國外了?
鄭小四:不是,我學英語主要是在英語角,回來時我很興奮……好幾次在夢中被同寢室 的同學叫醒。
主持人:是啊,我要是和你同寢室,也得申請把你隔離。第二點呢?
鄭小四:為了學習英語,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證。
主持人:學習英語不但合理合法,而且是上進的表現,你招誰惹誰了?
鄭小四:我剛開始的時候,英語講得很難聽,一次去演講的時候……
主持人:前車之鑒啊,我建議英語說的不太好的朋友要想提高,不但要買復讀機和磁帶 ,最好還備一個頭盔,以備不時之需。第三呢?
鄭小四:善打運動戰,足跡遍布昆明各大高校。最多一天參加4-5個英語角,兩年來風 雨無阻……買不起車票和礦泉水,跑步參加……
主持人:運動戰被你用得真是爐火純青,人家說的是敵進我退,敵退我追,你是敵進我 進,敵退了我還進,裝備還差,別提什么小米加步槍了,連水都喝不上。第四呢?
鄭小四:攻堅戰,每天看一本30萬字的書,增加知識,豐富參加英語角的話題。
主持人:看來“瘋狂小四”的雅號可不是浪得虛名的,我不理解的是你干嗎這么瘋狂,挺遭罪的呀?
鄭小四:人應該活得有激情,學習英語是我激情的釋放點,看見自己的英語水平一點點 在提高,你會讓自己找到自信,我的命運是因為英語而改變的。
只要掌握800——1000個日常詞匯就可以與外國人沒有障礙地交流。他用漢語作比方:我們在日常的交流中,運用漢語詞匯的數量其實并不大,大家說話或寫作都能用常用的一些詞語表達豐富的意思,那些喜歡堆砌的人還往往被人們認為太生硬。英語也是這樣。
“不在乎你記得多少單詞,而在于你運用了多少,究竟有多少句子是你自己的而不是書本上的。”鄭小四用最常見的英語單詞舉例,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英語單詞,在不同的語境中能派生出很多種意思。因此,一定要對每個常用的單詞都熟練地掌握,否則,即使你能背得這個單詞,也不懂得在什么情況下使用,或者根本就不知道這個單詞還能表達這些意思。
學習英語的環境很重要,調整好社會環境、學習環境和家庭環境對學習英語事半功倍。他認為,只要全社會倡導學習英語,掀起學習英語的狂潮,改變應試教育的模式,在家庭生活中用英語交流。這樣不要多久就可以告別“聾啞英語”。
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規律都是先聽,再說,后寫。要想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不在于你要記多少單詞,這是我學習英語的體會。
怎么“聽”呢?最捷徑的辦法是和外國朋友面對,但這樣的機會不多。其次是聽電視、聽音樂,聽磁帶。聽電視的目的是為了了解西文文化,學會西方思維,而且通過圖像,可以猜測,可怕提高你學習英語的興趣(最好不要有中文字幕,避免產生依賴情緒)。聽音樂是為了發音,同時可以提高你的英語語感;聽磁帶,這里的磁帶指的是有英語故事對白的,目的是學習剝離句子,即聽清這個句子由幾個單詞或詞組組成。“聽”為自己制造一個小空間的英語環境,然后就在這個環境中“說英語”。如果沒有說話的對象,就對著家中的狗說、墻說,最后離開小環境,到英語沙龍或英語角去說。你只要開口,你就會成功。
總之,語言不是靠死記背硬,而是靠感覺,活學活用。
說
每次上完英語課,課后要把老師教的英語句子反復說出來,一直到徹底記住為止。在反復說英語的過程中,可聯想一下句子中的單詞和語法;經常去英語角練口語。英語角里的人英語口語水平有高有低,參差不齊。對那些比你水平低的人,你在他們面前可樹立起自信心,對那些水平比你高的人,你可以向他們請教;主動與老外打招呼,找機會多與他們交流;跟著英語播音員或英語影視劇里的聲音說英語。
方法是:聽一句英語,自己學說一句。學說時,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盡量使用能夠不斷重復一段錄音內容的電腦語言學習機,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需要確定學說時間的長度。在學說時,對于句子較長的英語,不要聽半句說半句,盡量說完整的句子。
聽
練習英語聽力時,最好拋開文字記錄。聽沒有記錄稿錄音內容時,先把某一段錄音內容從頭到尾地聽幾遍,聽不懂也要反反復復地聽。先聽懂其大意,分出段落和句子,然后再以一句話為單位反復地聽。把一句話的內容聽懂了,再如此類推地聽懂其余的每一句話。把整篇文章聽懂了,再去搞清楚每一個句子由幾個詞組成,每個詞在句子中起什么作用,主、謂、賓都是哪些詞等。每聽一遍就把聽懂的詞一個一個地按照順序寫在紙上,聽不懂的詞就先空著,然后按照順序排列成句子。對于英語聽力比較差的同學來說,剛起步時聽不懂的地方可能較多,但不必氣餒,只要反復地聽,最終總能聽懂。
寫
許多中學生朋友常困惑英語句子為什么老是寫不對?鄭小四認為:其實寫不對的原因主要是單詞的拼寫不熟練。只要勤奮,勤查字典,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因為你如果能真正聽懂了英語,就能分清一個詞是由多少個音節和哪些元音輔音組成的。盡管寫出來的詞不一定全對,但一般情況下應該八九不離十,除非有很特殊的發音例外。如果的確沒有把握,就查詞典核對一下。
本文地址:http://www.hengchuai.cn/writing/method/43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