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e Days to See(12)
在故事里,注定要死的主人公往往在最后一刻由某種命運的突變而得救,但幾乎總是他的價值觀被改變了。他們對生活的意義和它永恒的精神價值變得更具欣賞力了。常??吹侥切┥罨蛞焉钤谒劳龅年幱爸械娜藗兌假x予他們所做的每件事以芳醇甜美。
但是,我們大多數人把生活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我們知道,某一天我們一定會死,但通常我們把那天想象在遙遠的將來。當我們心寬體健時,死亡幾乎是不可想象的,我們很少想到它。時日在無窮的展望中延展著,于是我們干著瑣碎的事情,幾乎意識不到我們對生活的倦怠態度。
恐怕,同倦的懶散也成為利用我們所有的本能和感覺的特點。只有聾子才珍惜聽力,唯有瞎子才體會到能看見事物的種種幸福,這種結論特別適合于那些在成年階段失去視力和聽力的人們,而那些從沒有遭受視覺或聽覺損傷之苦的人卻很少充分利用這些天賜的官能。他們模模糊糊地眼觀八方,耳聽各音,毫無重點,不會鑒賞,還是那相同的老話,對我們所有的官能不知珍惜,直至失去它,對我們的健康意識不到,直至生病時。
我常常想,如果每個人在他成年的早期有一段時間致瞎致聾,那會是一種幸事,黑暗會使他更珍惜視力,寂靜會教導他享受聲音。
我不時地詢問過我的能看見東西的朋友們,以了解他們看到什么。最近,我的一個很好的朋友來看我,她剛從一片森林里散步許久回來,我問她看到了什么,她答道:“沒什么特別的。”如果我不是習慣了聽到這種回答,我都可能不相信,因為很久以來我已確信這個情況:能看得見的人卻看不到什么。
我獨自一人,在林子里散步一小時之久而沒有看到任何值得注意的東西,那怎么可能呢?我自己,一個不能看見東西的人,僅僅通過觸覺,都發現許許多多令我有興趣的東西。我感觸到一片樹葉的完美的對稱性。我用手喜愛地撫摸過一株白樺那光潮的樹皮,或一棵松樹的粗糙樹皮。春天,我摸著樹干的枝條滿懷希望地搜索著嫩芽,那是嚴冬的沉睡后,大自然蘇醒的第一個跡象。我撫摸過花朵那令人愉快的天鵝絨般的質地,感覺到它那奇妙的卷繞,一些大自然奇跡向我展現了。有時,如果我很幸運,我把手輕輕地放在一棵小樹上,還能感受到一只高聲歌唱的小鳥的愉快顫抖,我十分快樂地讓小溪澗的涼水穿過我張開的手指流淌過去。對我來說,一片茂密的地毯式的松針葉或松軟而富彈性的草地比最豪華的波斯地毯更受歡迎。對我來說四季的壯觀而華麗的展示是一部令人激動的、無窮盡的戲劇。這部戲劇的表演,通過我的手指尖端涌淌出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英語 美文本文地址:http://www.hengchuai.cn/writing/essay/4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