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技巧
【閱讀的基本技巧——4S讀書法】
科學、多樣,靈活、高效的閱讀方法能大幅度提高閱讀者的讀書速度和記憶效率。閱讀者往往能通過選擇多種方法和調節閱讀速度來掌握閱讀書籍或材料。學術界常用的4S讀書法是指:瀏覽(Surveying)、略讀(Skimming)、尋讀(Scanning)、研讀(Studying)四種。
1、瀏覽(Surveying)
讀者在正式對書籍進行閱讀之前,可通過快速瀏覽,初步了解書的主要內容。瀏覽將使你了解閱讀材料的組織形式,確定需用的最佳閱讀方式,快速高效地組織思考過程,完成閱讀目標。
2、略讀(Skimming)
讀者在沒有充足時間、足夠興趣,或根本沒有必要仔細地閱讀某些材料的時候,以很快的速度閱讀,并略去部分內容,來獲取文章要旨和自己需要的內容。通常關于某個課題的大量略讀,比細讀一、兩本書要好得多,能幫你在短時間內獲得比較多的知識。
如果是四、五千字的文章,讀者應該以最快的速度讀第一段或前兩段的全部,以便弄清文章的整體背景。然后快速掃視每段的首尾句或前幾行,因為主題句通常位于段落的首尾。后面的幾段可以略去許多句子,最后一段通常包含全文的總結,一定要全面閱讀。略讀大致為普通速度的兩倍以上,但理解率較低,因為略讀的目的是以最快速度獲取文章的主題。
3、尋讀(Scanning)
主要用于從材料中找出某些信息,而不需要閱讀全部。如報上尋找電視節目、查找電話號碼簿、翻詞典查生詞。尋讀的目的是快速準確找出資料和信息,應心中默記提示詞,避免無關的詞匯、思想的干擾。找到后,就應仔細閱讀了。
讀者為了節省時間,必須熟知材料的排列順序。有些按字母排序,象詞典、索引之類;有的以邏輯排列,如節目表、史料以時間為序。
4、研讀(Studying)
德國普朗克說:“讀書而不思考,等于吃飯而不消化。”當需要對作品做出評價,或者吸收全文的觀點、理論時,應進行細致、思辨的研讀。
讀者在研讀時,必須細心,有時需要停下來重讀或思考、記憶,體會字里、言外之意,以便能完全地理解材料。重讀應以速讀的速度進行。
此外,讀者在進行高效閱讀時還必須注意四個方面:
1、靈活的閱讀方式。
高效率的閱讀,是根據閱讀目的、材料的種類以及難易程度,靈活選擇瀏覽、略讀、尋讀或研讀,綜合采用最合適自己的方法,不浪費一點時間和精力,并能從材料中準確地找出所需要的東西。
培根說:“有些書可供一嘗,有些書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咀嚼消化。”這就是說,有些書只要讀它們的一部分就夠了,有些書可以全讀,但是不必過于細心地讀,還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全讀、勤讀、而且用心地讀。
生物課本不能用讀小說的速度來讀,同樣閱讀小說也不必糾纏于某個生詞。比如一部書,先從頭到尾瀏覽一遍,選取精華部分、未懂又需懂的部分、對自己啟發最大關系最密切的部分,細嚼;在無需慢讀、細讀、深讀的地方,要快讀、粗讀、淺讀。該淺則淺,該深則深,快、粗、淺和慢、細、深相結合。
2、全過程的思考。
列夫?托爾斯泰:“知識,只有當它靠積極的思維得來,而不是憑記憶得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知識。”
閱讀不是簡單機械的重復,而是一個思考過程。所以閱讀時,要知道為什么閱讀以及將從閱讀中得到什么,不斷地思考、評價、判斷、想象、推理和解決問題。
3、關鍵點的畫注。
圈點畫線既可以對提出的問題邊讀邊想以加強閱讀效果,也能為再讀或日后溫習提供記憶線索。因為再讀時,未必有時間、有必要重讀全文,只須畫線部分就可記起內容的概略。
劃讀一般分為兩步。①初讀標記:即讀第一遍把握整體脈絡時,用鉛筆劃出要點、難點、疑點。②重讀整理:對第一遍所作的標記,復習要點、攻讀難點、思考疑點。然后對初讀標記加以整理,該去者去,該添者添。這時,便對讀物有了較深刻的理解。
畫線在精不在多。如果滿頁全是線,非但沒有效果,反而遮蓋了要點。
一般畫線多用與黑字相區別的顏色,如紅筆。有人喜歡用淺色、粗芯的重點筆,覆蓋在重點文字上,可以起到利用右腦的圖形思維優勢,加深記憶的目的。但應注意顏色明快柔和,不宜太深、太刺眼,以免影響視力。也可以在書頁邊緣寫邊注、眉批,目的是提問引起思考,或記下你思想的火花,字不宜多。
4、在閱讀中歸納。
歸納即是指讀者在讀書過程中對書籍的掌握,由薄到厚,由此及彼,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過程。因此,每一個學員在學習快速閱讀的練習中,對涉及的每一篇文章與材料都學會在閱讀中歸納和總結。
以上方法適用于中英文閱讀,下面重點講一下skimming 和 scanning 在英語閱讀中的運用。
1. skimming在牛津詞典當中的解釋是:“read quickly, noting only the chief points”在韋氏詞典里的的解釋是 “to read, study, or examine superficially and rapidly; especially: to glance through (as a book) for the chief ideas or the plot”
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scanning主要是用來抓住文章的主要要點的(chief points),尤其是在韋氏詞典里的解釋,它讓我們徹底地弄清了這一方法的具體含義“找一篇文章的主要論點或是文章的高潮”。實際上,這就是一種整體閱讀的方法。
據此,我們便可以在閱讀的過程當中使用這種方法來找尋文章的主旨大意。說的具體點,也就是通過抓住每一自然段的中心論點或中心句來判斷一篇文章的大意。而對于記敘文來說,每段的中心句是比較不好找的,那么大家在閱讀的時候就應該抓住故事發展的線索以及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那么大家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管后面的題目里有沒有考查主旨大意或要求選最佳標題,我們都必須通過抓住每段的中心意思從而掌握整篇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因為文章里的每個單詞、每個句子、每個段落都是為這個中心服務的,無論是考查細節理解或是推斷或作者態度,都離不開這個中心思想。
2. scanning在牛津詞典當中的解釋是“glace at quickly but not very thoroughly ”在韋氏詞典當中的解釋是:“ to glance from point to point of often hastily, casually, or in search of a particular item (scan the want ads looking for a job)”
家里有掃描儀的朋友可能知道scan的意思是“掃描”。其實“掃描”和兩本字典里對于這種閱讀方法的描述并不矛盾——為了尋找某一特定信息而大致地快速地瀏覽。
這種閱讀方法尤其適合于廣告類題目,因為廣告類題目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信息對比題——大家先看題目,找出定位詞,然后再到文章里找相關信息,最后進行對比;這個過程其實就是scanning,換句話說,我們沒有必要把一則廣告從頭到尾地、逐字逐句地閱讀,只要找準定位詞,快速地在文章內“掃描”出定位詞,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適合這種方法的不僅僅是廣告題材中的信息對比題,很多考查細節理解類的題目也大多可以使用這種方法,如詞義推測、數字計算等。當然,其他文體的閱讀在使用這一方法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聯系文章的主旨大意和作者的態度觀點。
建議大家在做題的時候按照以下步驟來:
第一步:先看題目,分析定位詞,并用筆標出以加深印象
第二步:閱讀文章。從頭到尾把文章通讀一遍,注意每段的中心句或中心思想,留心題目當中標出的信息;但是閱讀的中途不要停頓下來去考慮單詞、詞組或句子的意思,不管懂還是不懂,一律跳過。
第三步:先做細節題,注意對比題目和文章當中相應信息在表述方式上的不同,要特別注意兩者在用詞上的區別——考的往往就是這個詞!
第四步:在作完細節題并對于文章內容有了更深理解的基礎之上完成主旨大意題,最佳標題題。
個別考生如果閱讀速度快的話,可以再檢查一遍。
本文地址:http://www.hengchuai.cn/writing/method/40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