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工仔到商務英語“教頭”
江西打工仔——李勇
李勇,1979年農歷10月初十,出生于江西南昌的一個小農村,中專畢業,2002年8月前英語還只有初中水平,后用兩個月時間臥薪嘗膽,發奮學習英語,戰勝自我,取得人生巨大突破。2002年10月起開始從事外貿銷售,創造了快速攻克英語的成功奇跡。
現通過全國各地巡回演講,到各地開設“超級成功英語角”等方式,幫助國人快速突破英語,改變人生命運。其個人奮斗經歷曾被各級電視臺、電臺及《都市快報》、《深圳青年》雜志、《新世代》雜志等媒體多次報道,多次做客浙江廣播電視臺并任學習指導, 更在各熱門網站論壇中飛速傳播,被譽為:“學英語最快的人”,曾任馬來西亞Strong trading 公司及國內多家外貿公司外貿經理,現任愛卡實業(中國)公司營銷總監,英語聯盟發起人,英語聯盟外貿英語網首席執行官(CEO) ,做為全球最大貿易網站阿里巴巴聊天室特邀嘉賓,現場與網友交流,受到眾多外貿人員及英語學習者的熱烈歡迎。
(1)當你堅持向前,上天為你讓路
1998年,20歲的李勇中專畢業,走出校門,就面臨著就業的艱難。 在一個大學生都在為就業四處奔波的年代,初中中專的擇業機會還有多少? 半年多的賦閑,半年多時間只為尋個飯碗的磕磕碰碰,把他以為“跳出農門,萬事大吉”的夢擊得粉碎。
1999年3月,李勇總算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南昌的一家小電器廠當上了一名裝配工,每天給電源穩壓器擰螺絲釘。
一個月下來,當他把平生的第一份工資--330元錢捧到父母面前。這對老實巴交的農民,興奮得雙手發抖。可他心中很矛盾:想想這份工作的來之不易,實在應該珍惜;看看工作的單調辛苦,工資的低廉,何時能夠真正自立?
這時,他有了一個朦朧的目標:爭取每月能掙700元錢――這是廠里那些科室干部和技術人員的待遇。 父母埋怨他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安心點。
可他就是個不肯安分的人。
“安于現狀,就會失去許多發展的機會。”事后,他是這樣說的。
在電器廠沒干完半年,他跳槽了,來到堂叔李義海的江西濟民可信集團醫藥公司當記帳員。沒想到實現自己月收入700元的目標并不難,且只要動動筆頭記記帳,不比當時廠里的科室人員差。
得隴望蜀,他的要求像跳高的橫桿一樣在往上升。這次,他的目標鎖定在每月2000元。要達到這標準,必須外出去跑業務。 于是,他去找堂叔李義海要求調換崗位,做業務銷售員。 李義海,這位江西省前十位的民營企業家,算是深諳商海沉浮的人物了,打量著眼前這位身高一米六二、見著熟人都會臉紅的堂侄,好言相勸:“你安心點算了,你性格這樣內向,不擅交際,怎么會做生意?”
是的,或許因為從小生在鄉下,或許因為個兒矮,他不但是個木訥的人,甚至連走路都溜墻跟走。 有著深深自卑的人往往是極自尊的。
“當別人說你不行時,其實是對你最好的刺激,你一定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否則你真被人家說中了。”
他不敢多想父母期盼而埋怨的目光,心里老是想著“你不是做生意的料”那句并非刺耳的話。一咬牙,辭去了醫藥公司記帳員這份令人羨艷的職業。這是2001年2月14日,正是許多青年男女沉浸在卿卿我我的日子里.
新的世紀,是個因特網風靡全球的時代,是個網絡英雄的偶像時代。有這樣一個現代版本的童話:漂亮的小蜜蜂嫁給了丑陋的黑蜘蛛,只因為蜘蛛是在與網絡搭界的職業。 在辭職后的兩個月里,李勇就潛心“退而織網”。他買來大量的電腦書籍,閉門狂學電腦操作。2個月后,他學會了網頁設計、動畫和網站制作。進入江西師大一家電腦培訓中心教網頁制作。
教了不到兩個月,他又辭職了,因為這份工作的收入與他曾經設定的月收入2000元的目標相差較遠。2001年6月6日,李勇和表兄一起南下廣州,加入到淘金者的行列。 擠在狹仄的車廂過道里,看著車窗外陌生的景象,從未出過遠門的他眼里流露出了莫名的恐懼和不安;走在喧鬧的南方都市,看著滿街的匆匆步履,李勇的內心涌動著躍躍欲試的沖動。
南方人才交流中心永遠是那么的熱鬧非凡,一個個招人的單位,把人才框定在大學生研究生通紅的文憑上。李勇的那張初中中專的文憑實在拿不出手。
在人才中心大門口,李勇買了一張《南方人才報》,細長的眼睛瞇得更細了,獵人一般地搜尋可以一搏的機遇。他相信“世界上有這樣的規則:當你努力的時候,上帝總會被感動的”。
傍晚6點,華燈初上。他走進了“中國年歷禮品網”廣東站。他簡單地介紹了一下自己,就和站長李唐談網絡。網絡這個神奇的世界讓這位木訥的小個子,話匣子打開了。他和李唐這位有著一臉絡腮胡子、令旁人望而生畏的大漢,因為網絡一見投緣,暢談了三個小時。這可是他平生第一次最痛快的表達。 6月8日,也就是他到廣州的第二天,就成了網站的員工。
三個月后,李勇覺得自己要發展,光懂技術不行,必須學會經營。于是辭去了網站的工作,經朋友杜鵑介紹,到浙江杭州的“天堂硅谷”,給企業作網絡宣傳,這天剛好是2001年的10月1日。
在以后的近一年時間里,他輾轉浙江的杭州、湖州、溫州,他經歷過失敗、無奈;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成為公司的銷售經理,也達到了自己設定的月收入2000元的第二個目標,正當他已成為公司炙手可熱的焦點人物時,李勇又作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抉擇。
(2)下定決心,全力以赴
不是所有的行業都有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行業有否選對,影響著人的一生,有句俗語: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
這個時候,有兩個成功的人物占據他的心靈空間。一個是阿里巴巴網站的創立者馬云,另一個是“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從他們身上,他看到了,要成功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工具,就像賽馬必須要有好馬一樣。
2002年7月29日,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網上看到“上海正在開辦‘瘋狂英語’集訓營,營期10天,學費3980元。”這是條一般人看到都會搖頭的廣告,且不說10天時間學好英語近乎神話,近四千的學費也實在太貴了。可他馬上來了精神,打電話要求預留名額。8月1日,揣上借來的2000元錢,向公司請假,赴上海去學英語。
到那兒一看,才知道同事們的勸說確實不差,同班的有博士生、研究生、大學生,而他只有初中的英語水平,加上鄉下的英語教學連讀音都帶有方言音,何況七八年時間荒廢了,他的英語基礎近乎零。
這是需要勇氣的時刻,這是挑戰自我的機遇。
他認定自己的敵人并非陌生的語言,并非那比他水平高得多的同學,而是自己,自己見人臉紅的個性,自己老是不敢大聲發音的嘴巴。于是,他主動要求當班長,目的是給自己更大的壓力,不怕出洋相,不怕被人瞧不起,只要能鍛煉自己的膽子和勇氣。
李陽的英語學習法之所以被稱為“瘋狂英語”,他要學習者無論何時何地,必須像面對曠野般地大聲朗讀、大聲喊叫,克服膽怯怕羞的心理,培養勇氣,培養隨時隨地的語境。
集訓營規定:早上7點集合,晚上9點休息,每天學習時間保證12小時。李勇給自己立下規矩;每天早起一小時,晚睡一小時,必須保證比人家多學兩個小時。第一天跟著老師喊英語,他就把嗓子喊啞了。腮幫子肌肉僵硬了,他努力張開嘴,把拳頭塞到嘴里去,逼著自己張大嘴巴……集訓營里,這個班長的英語基礎差,出了名。這個小個子學英語的賣命勁,也出了名。 10天下來,盡管他沒學會幾個單詞和幾句對話,可他學到了兩個法寶:一是熟練掌握了整套音標的發音;二是學會了不管何時何地都不怕出丑不怕丟人地大聲說英語的勇氣。換句話說,學英語學到了厚臉皮,克服了自卑膽怯的毛病,這對于他無疑是最大的收獲。
集訓結束,回到杭州,每天繁雜的業務,每天不停地奔波,他實在難以靜心學英語。思考再三,一張辭職報告交到了老總手里,理由很簡單:只為學英語。把老總驚得眼珠子都要瞪出來:這可是每月有三四千收入的銷售經理的職位啊!
沒了工作沒了收入,他借居在同事韓波的宿舍里, 做寓公。他決定苦攻兩個月,學會1000句英語對話。
清晨,天還未亮,他就拎著兩大瓶水、帶上面包和玉米棒來到錢塘江邊。面對廣闊的天宇,面對濤濤錢江潮,面對曙光和晚霞,手舞足蹈大聲喊叫著異國的語言。餓了,啃個干面包,困了,躺在江堤上,依然念念有詞。此時,正值農歷八月,錢塘江邊觀潮的人絡繹不絕,人們遠遠地觀望他,猶如面對一個怪物。
一次韓波來江邊看望他,見他十分投入地對著潮水喊:“I am the greatest, I can make it(我是最棒的,我一定會成功的)”。不忍心去打擾他,就對江堤上正領著小孫子散步的一位老阿婆說:“阿婆,你看看我這位朋友,他學得多刻苦,他一定會成為不一般的人。
”老阿婆回答:“他呀?每天在那兒瘋瘋癲癲的,一定腦子不正常,你怎么不給他去看看醫生?” 晚上11點,李勇拖著疲憊的身軀回來,趕緊讓韓波測試他一天的成果,他給韓波定了規矩,自己要是說不上來,就罰做俯臥撐,還用皮帶狠狠的抽,有時候,背上傷痛難忍,得趴著才能入睡。
兩個月下來,李勇學會了1000多句英語口語了。
(3)跌跌撞撞,舉步為艱
2002年10月23日,苦學英語初成的李勇來到柯橋,想找一份工作,但是因為沒有學歷,也沒有經驗,所以沒有人聘用他。
經過23次的無情拒絕,李勇心灰意冷了:沒想到我花了這么長時間學英語,還是這種地步。
李勇覺得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我想——我想——后退!
我恨這個世界!為什么大家都這么看重文憑?都要問你的英語有幾級 難道沒有讀過大學,沒有考過等級的人就永遠不行嗎?
為什么社會這樣不公平?為什么有的人可以花上幾百萬去國外留學,而有的人卻因為一個高中也讀不了?
我覺得非常不爽,極度郁悶,有種要毀滅世界的感覺
李勇沮喪地在大街走,感覺整個世界快要毀滅——
突然間,他看到了路邊有一張關于阿里巴巴營銷人員的名片,由于他想到自己的崇拜的偶像馬云:他的理想是上北大,但最后他只上了杭州師院,還是個專科,而且考了3年。第一年高考他數學考了1分,第二年19分。雖然沒有考上北大,后來卻在北大演講,甚至在哈佛大學演講!
“他能行,我為什么不行!”李勇忍不住,把這句話吼了出來。
路人都驚異看著這個“瘋子”,有人走了幾步還回頭再看看“瘋子”,看有沒有其他什么不正常舉動。
想到馬云的這些經歷,李勇自己振作精神,靜下心來。這些公司都不要我,我還有什么機會呢? 哦,對了,這兒有很多老外在市場采購,我是不是可以從老外這里找到一些機會呢? 想到這里,李勇從旁邊借了一把火機,哧的一聲,點燃厚厚的一沓簡歷,丟在秋風中,行人莫不駐足相望 。
而此時的李勇正看著秋風中燃燒的簡歷,李勇笑了:
李勇,你是不會被打敗的,永遠不會的! 之所以沒有人給你一份工作,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命運在你自己手里,而不是別人!!
他昂起了頭,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感覺空氣是甜的, 默默地在心中做了一個決定:一定一定一定要成功,永遠永遠永遠也不能放棄!!!
(4)立即行動,突破恐懼
李勇走進了北市場時,就在停車場邊,李勇碰到了第一個老外,只見此人穿著白色的長裙,留著厚而且長的黑須,估計60上下。
這是李勇在柯橋見到的第一個老外。 機會來了!
李勇的心開始撲通撲通地加速上下簡諧運動。
可緊張也跟著來了……
李勇的左腿想上前,可右腿又想后退,心跳更劇烈了,舌頭也好象在開始打轉……
李勇心里說:要不,下一個吧,下次一定準備好,不緊張。
突然,老外將黑色筆記本包放在地上,開始系鞋帶。
李勇忽然間不知道哪里來的勇氣,大步走上前去大聲地說:“Hi,may I help you ”同時嘴角往兩邊分開,露出一個大大的笑臉
老外很驚訝,居然有中國人主張為自己提供幫助, 而且不是中國式英語“好啊油” 和“飯,三克油” ,橋這個小鎮,連深圳也沒有碰到過啊,雖然有人英語不錯, 但是都要你先開口他才說話, 老外有點不敢相信。
這是在柯橋,更不敢相信,眼前的年輕人,是一個只認真學過兩個月英語的中專生 。
第一句英語說出來后,李勇感覺渾身的輕松,先前的恐懼已經煙消云散了。他發現,現在緊張的不是他,而是對面的老外朋友。
于是李勇接著說: “Welcome to China, and I hope you enjoy your stay here. If you need any help, just let me know, I'll try my best to help you.”
老外的眼睛都放光了,盯著李勇說:“Sure I'll and thank you very much!”
老外接著問:what are you doing here?
李勇:I am here to learn English, so I'd like to help you and improve my English. My name is brave lee.
老外That's very good, my name is Yousif Lala, you call me Lala. That's for sure I'll call you if I need any help..
老外停了一下說: And now I'm going back to my hotel.
李勇邊握手邊說:“See you and very nice talking to you.”
望著老外離去的白色身影,李勇有種初戰告捷的成就感,對自己說:我終于開始了,我終于開始了,我終于開始了!
回到寢室,李勇仍舊處于興奮中:我終于開始了! 我終于開始了,我終于開始了,我終于開始了! 我終于開始了,我終于開始了,我終于開始了!
心中的聲音回蕩著…… 李勇長久以來第一次帶著微笑進入了夢鄉。 原來, 恐懼是要用行動來打破的!
(5)成功,從你開始行動起計算
任何事情,開始,往往就意味著成功,很多的夢想,都是死在腦海里的, 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開始過……
第二天,李勇繼續在輕紡城尋找新的機會,象一條餓極的狼,在冰天雪地中覓食……
大概十幾分鐘后,李勇的摩托羅拉V8060響了,一看是一個陌生的號碼,因為是杭州的號,所以李勇沒有接。而是在市場旁邊用磁卡電話回了過去,是一個老外的聲音:“Hi,this is Lala, we met in the market yesterday.
李勇一聽,是那個老外 。接著老外用厚重的聲音繼續說Mr.Lee ,can you help me I wnat to buy some shoes for my family.
李勇趕緊說“No problem
老外Can you come to Jinchang Hotel My room is 8408.
于是李勇問到了金昌大酒店,到房間把老外接出來,然后找了一輛三輪車,騎車的師傅說買鞋要到鞋城,要4塊錢。
然后一下午的時間,李勇都和老外一起在鞋城里討價還價,看來老外不是第一次來中國了,還價夠狠的,他告訴李勇,還價的原理是報價除于2再去掉零頭,李勇不由得撟舌不下
鞋城回來,老外說他他明天要去深圳,李勇說他現在就要回杭州,向老外告別,感覺很累,但很充實。這是他第一次和老外一起相處如此長的時間,要知道在培訓班時,一個老外要面對五十個人,一個小時的課程分給每個人只有1分鐘,如果是在別的地方找老外,至少也要五十塊一小時,從這一點上,李勇覺得賺了 。
(6)機遇,往往是在你努力后的格外獎賞
告別了,就在李勇人已在門外,手在門把準備帶上的時間,老外說了一個單詞:“wait!”看得出,他是想了一下再說的 。
于是,李勇再開門進來,
老外說:“can you help me another favor”
“My pleasure.”李勇回答。
接著老外拿出一塊面料,白色的布上印了小花,方方正正的,象是桌布,老外說:Can you help me to find this?
李勇當時有種說不出的預感:機會來了。
但是他嘴里說:“Can I do this I have never done this before.
老外說come, I'll tell you
于是,老外花了半個多小時來給李勇介紹面料,紗支,尺寸,和絞邊,李勇一邊聽,一邊寫在紙上,不懂的單詞,就用那破舊的二手電子詞典來幫助翻譯。
也許這是李勇接受的第一堂紡織品培訓課程,免費而且高效 。
于是接下來的20多天里,拿著這塊小東西,李勇走遍了整個輕紡城市場,令它驚訝的是,原來只知道要賣東西給別人很難,沒想到要買一個東西也這么難!
開始的幾天,李勇白天來柯橋找產品,晚上還得去杭州住。李勇感覺不但人辛苦,而且費用也挺大,于是后來就住在老市場對面的獨山村找了個便宜的旅館住了下來,每天晚上只要15 塊錢。
20多天后,老外回來了,李勇把他帶到價格最好的幾個店面去談,
又過了幾天,終于有了眉目,老外決定讓一個福建老板來做,因為第一次做生意,還特地去了義烏,由老外的一個朋友的公司出面簽訂了購貨合同。
再過二十多天,出貨,付款,李勇拿到了有生以來第一筆傭金12000元,想想兩個月錢塘江的苦學,經濟上的損失30002=6000元,再上4000多
的學費,一共是一萬塊,所以李勇再次感覺到:賺了!
(7)我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我要要幫助更多人得到改變
03年的元旦,對于李勇來說無疑是最值得紀念的日子。
那天,他從紹興楊汛橋鎮的一家廠里看完樣品回柯橋。簡陋的路邊候車亭里,三三兩兩地站著等車的人。李勇從包里取出耳機戴上,趁這個間隙里,聽一會兒英語,口里還嘰哩呱啦的跟讀。
這時候,旁邊有兩位姑娘在竊竊偷笑。姑娘們可是紹興越秀外國語學院正兒八經的專科生,見這人故作風雅,頗覺好笑。
李勇在舉目間,看到了姑娘的笑臉,摘下耳機,用英語說了一句:“你們會說英語嗎?”兩位姑娘當然不甘示弱,用英語作了流利的回答。于是,接下來,他們就用英語交談上了。一長談,兩位姑娘就顯怯了,他的英語說得真溜啊,還是正宗的美式英語,以為他在美國留過學。一打聽,說是學了半年還不到,驚得直吐舌頭。車上一路的交談,就成全了一樁好事,其中一個來自寧波的姑娘王棱棱,后來成為他的女朋友,成為他開辦商務英語培訓基地最得力的助手。
是英語,這個異國的月老牽住的紅線。
春夏之交,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給如日中天的外貿形勢兜頭澆了一瓢冷水。此時,已是一家外貿公司業務經理的李勇,便利用這間隙抓緊再攻一攻英語。每天,天剛亮,便來到剛建成的瓜渚湖西岸公園,面對一碧萬頃的盈盈湖水,面對沾露初醒的綠樹紅花,面對翩翩起舞的晨練隊伍,如入無人之境,大聲朗讀著英語,念到得意處,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于是,他也成了西岸公園特有的一景。當圍觀的人們了解了他的情況,投來的是敬佩的目光,有幾個膽大的請求能不能成為他的學生。
柯橋,已不僅僅是昔日封閉的江南古鎮了。因為中國輕紡城的崛起,這里匯集了國內外的客商。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實在是柯橋人最大的向往。看著他們渴求的目光,李勇欣喜地答應了。
6月12日,李勇的英語角正式“開張”了。他自費整理印刷了學習資料,為鼓勵更多的人學習英語,他在柯橋街頭散發免費學英語的傳單。
從十幾個人,到幾十人,再到上百人,目前,李勇的英語角兩百多名注冊學員。
每天早晨6點至7點,李勇準時出現在瓜渚湖西岸公園,一大堆人圍在一起大聲朗讀英語。他們中有布商、小學生、退休工人,也有“踏哥”、理發師、酒店勤雜工、建筑工地里的外地打工者。李勇幽默的語言夸張的動作極具煽動性的激發,讓拗口難記的英語單詞和句子,變得鮮活形象。李勇的英語教學極具實用性,他最先讓人學會的單詞是business(生意)和 price(價格)……口語,也是精挑細揀的、與外商打交道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短語。 學了就管用,用了就有效益。這是學習者的切身體會。不過,每一位學習者最深的感慨是:跟李勇學英語,不僅僅是英語本身,更多的是學會了無所畏懼,戰勝自卑,換句話說,真正體會到信心和成就感。
(8)李勇和他的英語聯盟
“英語角”開張后,李勇成了商務英語的“總教頭”。時間一長,李勇顧不暇接。于是,成立一個英語培訓中心就自然而然。這也正是李勇自己想要成就的一番事業。
因為實用性強,李勇自編的《柯橋商務英語》小冊子搶購一空。為了更好地幫助想通過英語改變自己命運的人學好英語。李勇又精耕細作,于2004年從新編寫了一本《瘋狂商務英語》,同樣以其實用易學受到廣大學員的熱烈歡迎。
2005年5月,李勇通宵達旦兩個不眠之夜,做了幾個自我感覺良好的頁面介紹自己學習英語的一些體驗。他把自己單純地當成一名英語愛好者,在尋找另一些和自己相似的群體。快樂并期待著。然而,第一天,訪客是零。第二天,訪客是零。第三天,夕陽將落未落,正當他以為今天又是前兩天的重復之時,來了一位過客。雖然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更沒有留下一點痕跡。但李勇仿佛看見了第二天的黎明。果然,第四天一早就來了一位訪客。通過交談,李勇知道這位訪客就是昨天的路人。“我也是英語愛好者,你做的也是我一直想要做的,遺憾的是我不懂網頁設計。昨天看到你做的頁面我很激動,不想這一激動就把電給激動停了。所以。。。。。呵呵!很不錯!加油啊!”這是四天以來,李勇受到的第一次鼓勵。所以至今記憶憂新。第五天,就有三個訪客,第六天七個,第八天十二個……隨著訪客的不斷增加,李勇也不斷地更新不斷地擴充自己的網站。到如今,當初只是很簡單的幾個頁面已經五臟俱全。包括外貿英語,行業英語,實用英語等。每個版塊又細分了脈絡清晰的多個小節。不懂怎么描述,只好借成語“包羅萬象”一筆帶過。
李勇把他的網站命名為“英語聯盟”。聯盟英語知識,聯盟英語學習精神,聯盟所有希望通過英語改變自身命運的奮斗者。
英語聯盟2006年的日點擊量超過10000人,2007年又達到了20000……
曾有一家上海公司想收購李勇的英語聯盟。但被李勇婉言拒絕。這是他喜歡的事業,也是他要達成的夢想。他要讓自己飛得更高走的更遠。
李勇的新目標是,建立一所全國一流的英語培訓學校。
一門心思:
佛主說:制心一處,無事不成, 也是我奉行的準則,任何事情要想做好,都離不開認真深入,心要能靜,靜然后定,定然后慧,總之要靜心,多花一些心思,不管你每天花在學英語上面的時間有多少,至少在學的時候就不要太多雜念,千頭萬緒,一會打手機,一會短信息,好象比總統還忙,似乎一刻也靜不來,呵呵,想當年克林頓當總統,還有時間談戀愛,更何況我們,每天靜下心來,手機關掉,開始學習,肯定會有效果的。我永遠記得當年在錢塘江南星橋學英語的那段經歷,每天五個饅頭,一可樂瓶水,16個小時的自我操練,兩個月后,感覺脫胎換骨一般。
二項定律:
定律一:只要意思表達正確,說英語沒有錯誤。
定律二:如果有錯誤,參照第一點。
因為我們不僅僅要學好英語,更要用好英語,并且只有通過用,才能真正學好英語,所以使用英語是必不可少的,用英語聊天,打電話,寫信,演講,盡可能的多用,用好,用活,記得我在錢塘江集中訓練結束后,就來到義烏和紹興柯橋找人練英語,曾經連續一個星期站在因為這里老外集中的“東方大酒店”門口發名片,再一家家串門,然后是逛市場,尋找一切機會和他們聊天,一個月后,別人問我學英語多久,我說三個月,他們都以為我是開玩笑,不相信三個月能反英語練得這么流利。很多人說,剛開始容易出錯這么辦,我說:只要不會死人,就可以了,大膽去說吧。
三個步驟:
學習,復習和練習
光學習是不夠的,充其量會象我們在學樣學習一樣,考一個好成績,也不會有太大出息,更需要我們去多多復習和練習,重復重復再重復,才能使英語盡可能的流利, 象我們的中文一樣都是練出來的。
四點做到:
逛三味書屋可以看到魯迅關于學習的話:心到,眼到,口到,強調要認真地讀出來,這樣才會印象深刻,我亦深有體會,同時認為對于學英語還要加一個神到,因為中西文化的眾多差異,導致我們的發音方式,語氣神態都不一樣,比如中文發音是點式發音,講究有板有眼,字正腔圓,而英語則是線式發音,講究長短韻律,象唱歌一樣,并且東方人說話時神情內斂,而西方人外放居多,須加以體會。
五大原則:
(一)簡單
英語閱讀應遵守"簡單原則",聽、說、寫都應從最簡單的開始,簡單原則有巨大的優點:
1、造就成就感,培養自信。
2、增加興趣。
3、語言朗朗上口。
4、易于學以致用。
但是很多中國學生對簡單的語言往往不屑一顧,只求理解而不去嘗試著使用自己學到的東西。中國學生在學英語中最喜歡追求一個字--"難"。盡管學了很多難的東西,卻不會"用"。而事實上,簡單的東西如能靈活、準確地使用才是真正重要的。比如從口語來說,人們并不是看一個人會說多么難的單詞,關鍵在于看他能否熟練運用最簡單的單詞、句型、語法來表達情感、思想。英語國家人們日常生活的交流是通過有限數量的單詞和簡單的句型來完成的。
Plain English(簡潔英語)在英語國家已成為趨勢:即在說或寫英文時都力求簡單。而中國學生盡管學了很多難詞,復雜的結構,但就連用簡單詞和結構來表達思想都做不到;有時用了很大的詞,一方面不妥,再者也很難讓別人明白。其實當你透徹理解英語中的"小詞","簡單表達方式"時,才能熟練地用簡單英語交際。
當然這并不是說"難的單詞"和"復雜句型"一點兒也不能用,或者說沒有用,我只是說應該少用或盡量不用。但目前"簡單英語"即是"最好英語"的潮流是千真萬確的。其實你同外國人面對面交流,你就會驚喜的發現,他們講的英語是那么的簡單,你甚至會反問自己學了多年的復雜英語用處何在?
學會容易的東西,并把容易的東西融會貫通地加以運用才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所在。
(二)學習的本質是模仿
語言是人們在長時間的實踐中形成的認同符號,其運用"規則"可依。孩子學語言是個模仿的過程,他們每天模仿父母、周圍的人、電視等一切可以模仿的東西,并且模仿得越來越象,突然有一天,他們停止模仿了,并且逐漸形成融合自己個性特征的語言方式。
作為英語學習者,必須模仿已有的東西,不經歷到位的模仿的"創新"意味著錯誤。創新源于模仿,模仿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模仿是創新的基礎。只有在你通過模仿,真正掌握了英語的靈魂、精髓,然后,才可能談到自己的語言風格。學習英語時,模仿原則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學習語音時,要大量地重復練習音標、單詞發音,朗讀句子和文章。而在練習過程中,盡量模仿"音標發音和單詞發音,同時模仿句子的音調和節奏。模仿對學好語音至關重要。如果你要學習英語口語模仿亦很重要。在學口語時,要盡量模仿你已經讀過的東西和已經聽過的東西。當然,如果你模仿你已經用"重復原則"所讀過的和所聽過的,效果就會更好。如果你要學習英文寫作,模仿的重要性更是顯而易見。你要讀各種不同類型的文章、名家的文章,重復地讀過多遍而能真正理解了后,就要一絲不茍地去模仿。模仿得越像越好,這是英語學習最基本的常識。
記得在正式學英語之前,遇到一位朋友英語口語很棒,當他談到學口語的秘訣時,他總是說"外國人怎么說,我就怎么說;外國人怎么寫,我就怎么寫。"真可謂一語道破天機!后來我就模仿他的所為,果真得到一樣的結果。
(三)學習的關鍵是重復
很多人都問我:李勇,我覺得自己的記憶力不好,學得東西老是忘記。
我說:請問您叫什么名字?
他說出自己的名字,我就說:為什么你自己的名字可以記得住?
他會說:那當然了,每天都在用,每天都有人叫嘛。
其實這就叫重復,英語有句諺語"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s(重復是技能之母)"。你可以回憶一下你學習任何一種技能的過程。無論是游泳還是騎自行車,都是重復同一類動作的過程。任何技能的獲得,當然包括英語這項語言技能,均來自重復。一種事情重復多了,便產生了感覺和深刻的把握。因此,在發展英語技能時,也應該遵循重復原則。學習英語中的任一項技能:閱讀、聽力、口語、寫作,都必須在量的原則的基礎上,再反復重復。英語中一定有一些你理解的很透并且已經掌握了的單詞或句型,你可以靈活自如地使用它們來交際。請注意,這些熟練掌握了的詞和句型一定是你重復過無數遍的,這些被重復的東西已經變成了你的一部分,因此你能把它們運用自如了。重復是人記憶的最重要途徑,重復使人準確、深刻理解事物本質、內在規律。量的原則要求你多讀多聽,多說多寫,強調一個"泛"字。而重復原則要求你將同一件事做很多遍,也就是強調一個"精"字。如此看來兩者相互矛盾。但是矛盾是必然存在的。我想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一定是矛盾的。因為只有兩個矛盾體,才能產生最大的動力使主體前進。好的英語學習方法也應力求矛盾的統一。既要有數量的積累,把面鋪開,又要同時將一本閱讀書、口語書、一盤磁帶、一部電影學透徹。在量的基礎上把部分內容學"精",這是很重要的。
(四)量變到質變
談到這一點,學習當然是越多越好, the more the better.
中國人學習英文,精讀、精聽、精說有余,但泛讀、泛聽遠遠不夠,大量的亂說就更不夠了。沒有量的變化,怎么能有質的飛躍?量的積累是必須的。許多人學習英語時,往往有一種誤解,認為一本書就代表一個水平。其實,英語學習有一個"點-線-面"的關系。一本書只是一個點,無數本書連成一條線,更多的線形成一個面。所謂"水平"就是面的問題。也就是說,無論處于何等英語水平,在相應水平上的量的積累是必須的。英語聽力、口語、寫作的學習亦應遵循這一原則。
語言的學習是培養一種感覺,而感覺要靠數量的積累來培養。俗話說水到渠成。同樣的道理,達到了一定的量,"語感"就產生了。這時應再把感覺上升到理念,將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思維中,英語就能運用自如。請注意量的積累在基礎階段最為重要。金字塔的魅力就在于它完美的建筑結構。有寬廣深厚的基礎,才能造就塔尖的輝煌。學好英文的道理是同樣的。基礎必須打牢,也只有在基礎打牢的前提下,才能學好英文。
總有人問,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學好英語。這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沒有衡量學好英文的標準,并且學習英語的速度也因人而異。我當初兩三個月強攻英語,其實是花了一般人幾年的時間。
所以請換一個問題,我要把英語學好,而不管多少時間,我們的英語可以要用幾十年,所以花幾年學習也不為多。李嘉誠每天都要花一個多小時來學習英語,從年輕時一直堅持到現在七十多歲。
(五)以其老牛拉破車,快刀斬亂麻
若想學好英語,需要采取一個個"速戰速決"策略,找到"快速進入角色"的感覺。只有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動力和興趣把學習堅持到底。學習技能的要素是一樣的,那就是去無數次的突擊訓練。當然,學英語或許不像學會騎自行車、游泳那么簡單,但駕馭和使用英語語言的確是掌握和培養一種技能。學習一種技能,突擊原則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都知道,我去上海參加培訓后,回到杭州,本來是想邊工作邊學習,試了幾天后發現不但沒有進步,反而把原來的東西忘了不少,因為本來根基就不太好,再上學習時間不充足也不固定,我怕把原來的東西全忘光了(實際上很多人都是這樣的),于是決定辭職,花兩個月閉關修練,從”Nice to meet you,my name is Liyong”開始,定好目標將一千句實用的英語句子脫口而出,終于邁出了第一步。等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和基本的交往能力,就可以深入到使用英語的環境,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在不學習中學習,這里最好的情況。
近三年來,由于媒體對我學英語的事跡反復報道,很多人看到聽到之后告訴過我說:“我也非常非常想學好英語”。想在什么時候開始,又準備如何如何去學, 甚至信誓旦旦說不學好英語誓不為人。如果當時是你在場,你面對那樣百分之一萬的信心,你傾聽那樣完美周詳的計劃,你一定會被那樣的豪壯所感染!真的!每每遇此,我都激情倍增而熱血沸騰!
然而下次相遇的時候,我問他英語學得如何,成功了沒有?遺憾的是,他們大多數都垂頭喪氣地搖頭:“沒有,我現在好痛苦,現在好后悔好后悔!”
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他們中有的說下半年開始學,有的說明年開始學,有的說等有時間開始學,甚至有的說等有機會再學......就是沒人說,我現在就開始學!
人的熱情都會減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幾天之后,可能什么都忘記了,這就是事情的根源。像現在歌中所唱,學習的事同樣是"Now Or Never".?說心里話,雖然我不是一個成功者,相反有更多的失敗,然而在學英語特別是口語方面,我也許可以說有一點點收獲。同樣很多人看到后,能象我一樣,也在短時間內攻克英語。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不說某某時間開始學,而是說我現在就開始!
所以再有人問我,學英語第一步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我說就是: 我現在就開始學!
如果您也正想學習英語,但因為它對你不很重要,你也還不想現在就采取行動.那么,我建議您還是忘了它,不用給自己增加無謂的煩惱和痛,畢竟沒有英語照樣可以活得很好。
但是如果你想學習英語,你感覺它真的很重要,并且真的一定要學好的話,作為過來人,我給你最好的建議就是——我現在就開始學!你不一定要買我的書,也不一定要跟我學,因為路有很多,但是無論如何,關鍵在于你何時出發, 請記住:我現在就開始學!
祝學習快樂,心想事成!
——李勇
本文地址:http://www.hengchuai.cn/writing/method/43216.html